1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自砂光機問世以來,壓磨板的減摩材料經歷了使用浸石蠟的羊毛氈、牛皮、浸石墨的無紡布等。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美國最先使用了在帆布上涂附石墨的減摩材料。由此石墨布的應用和制造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在美國被命名為“Graphite Coated Canvas”,在德國則被稱為“Graphtie Wide Belt”。
但是,由于該產品是幾個行業(yè)間的邊緣產品,應用面窄,使用總量又少,制造廠家更少,所以至今尚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只有企業(yè)標準。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原生產石墨制品的青島三山碳素有限公司以當初引進的美國石墨布為樣板,完全依靠自己對石墨性能和相關工藝知識的理解,經過無數次探索試驗,用手工方式生產出了第一代國產“碳星牌”石墨布。初期生產的石墨布,盡管使用了優(yōu)質的石墨原料,可是未能解決膠黏劑的不耐溫的問題,致使石墨與布基的粘結強度低,使用中很易脫落,嚴重影響了砂光板質量;而且還存在石墨帶不允許卷繞,石墨層厚度不均勻等缺點。歷經二十多年在工藝技術方面的不斷研究和改進,對生產裝備又作了全面現代化改造,如今“碳星牌”石墨布已經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品種等方面,全面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90%,已基本實現了全面替代進口產品。而且“碳星牌”石墨布還在國際化方面,通過自營出口、代理商出口和與國際知名砂帶公司OEM方式合作等渠道,已經銷往世界各國,被國際市場普遍認可。
相關問題